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发行货币几多钱(第四更)(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发行货币几多钱(第四更)(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最新网址:“易弟,这个钱好。”晚上吃饭,李隆基看着一大堆的兑换券说。

  “不是钱,是兑换券,让孩子们能够拿着它兑换零食和玩耍的机会。”

  李易不承认他在印刷货币,钱是随便造的吗?

  钱可以随便种,种桑树、养蚕、织补,拿来当钱花。

  “对,是兑换券。”王皇后支持。

  李成器给李易倒酒:“你先印着,看看好不好用。等好用后,与陛下说。

  到时大唐直接印钱,还叫开元通宝。

  花钱的时候不用再带那许多沉重的东西,走远路的人最为方便。”

  “好处不止是轻便。”李隆基也说:“如今绢帛太多,富人家堆积在库里,百姓还必须种桑麻、养蚕。”

  李隆基想到把大量的桑麻去了,百姓用来种粮。

  实际授田不到百亩的百姓家中再种上树、养蚕耽误时间。

  不如种上谷子、哪怕是地不够好,种豆子养养地,豆子少,也能榨油、做豆腐吃。

  到时候铜用来制造工具,百姓全使用纸币。

  “还需要改进造纸工艺,使纸币更难被仿制。另外涉及到了发行数量。”李易没那么乐观。

  李隆基和李成器深思起来,慢慢吃喝。

  他俩知道不能使劲印钱买东西,印多少是个问题。

  过了一刻钟,李隆基询问李易。

  “易弟你说照着去年收上来的租子来发出钱可行?”

  “发出去了,百姓手中拿着钱,以后是交钱抵租,还是交粮?”李易没回答,而是问出一个问题。

  “当然是交粮。”李隆基马上说道。

  “朝廷印的钱都不能用来交租,百姓还愿意使用朝廷的钱?”李易再问。

  “那便允许交钱。”李隆基顺着说。

  “粮价变动,各地不同,收获时粮贱,交多少钱?

  原本应该交一石的租子,结果粮食收上来便宜,交的钱就少。

  朝廷拿着那个钱,再从别处买粮,买不到租子那些粮,朝廷收入减少。”

  李易又给出一个麻烦的问题。

  李成器插一句:“选一个平均的价格,每年粮价不同,算平均,让百姓交钱。”

  “百姓收粮的时候,粮价低,照平均算,要卖的粮则多。

  原本一石粮够了,换成钱,实际卖掉的是一石半,百姓吃亏。”

  李易还有说法,看,不行吧。

  李隆基兄弟二人发愁,这不也不行,那也不是,印钱有什么用?

  “愿意交钱就交钱,愿意交粮就交粮。”王皇后最聪明,一句话解决。

  “订价呢?订高了,百姓不去用钱,钱流通性差,百姓不想要。

  粮价不稳,其他的商品用纸币来买,商家会抬高价钱。

  只要有一个环节高了,所有的商品都开始针对纸币涨价。

  纸币到那个时候就废了,印得越多,贬值越厉害。”

  李易再提出货币接收程度的问题。

  “易弟你说,我们不想了。”李成器干脆把苦恼扔回去。

  “不。”李隆基摇头:“现在也有铜钱,也没说让百姓用铜钱来交租,他们可以拿铜钱买粮交。

  纸币发行的时候,遵照铜钱的时候就行了,大不了允许他们用纸币换铜钱。”

  李隆基想到办法,对,就这样。

  同时他也知道印多少钱了,朝廷有多少铜钱和绢帛,就印多少的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