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方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方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所以这次来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厘清初步调查里边,那些模棱两可的地方。”

  “叔叔,这些其实很有用的,比如词汇里边亲属称呼这一项,夹川称祖父为公,祖母为婆;父亲为父、爹、爷;母亲为娘,母,这些是在古籍里边都能够找得到的。”

  “比如夹川人常说的感叹词‘耶嚛’,《笑笑生词话》第三回,第二十三回,第三十回里都出现过。”

  “又比如夹川人称烤火为‘向火’,这个是在北方多用的词汇,南方少用,而夹川话里就有,在《警世通言》里,唐诗里,《水浒传》里,也都出现过。”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基本已经可以断定,夹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南次方言区,蜀川方言类的一个土语,其特点就是留存有大量古代西南官话的声、韵、调、词。”

  “等阿姨帮我敲定田野调查中的疑难之处,我会将这些整理成一篇文章,趁这次去蜀都的机会,请专家看看,至于说这番功夫到底有没有价值,还是得他们说了算。”

  “就算是没有什么价值,假期里干这个,也总比一天到晚看动画片打扑克强吧?”

  “那是!起码在你叔我这里,就是有价值!”

  穆父点头表示肯定:“到时候让大蛮抄一份,我也要好好读一读。”

  “好,到时候抄录一份给叔叔指点一二。”

  说是这样说,但是周至要准备的这篇东西,是他准备用来拜访蜀川大学者的敲门砖,对于穆父来说,可能门槛太高了。

  比如夹川方言里许多轻唇音字读成了重唇音字,却没有将重唇音字读作轻唇音字的。

  这就可以说明上古时期,重唇音和轻唇音是混而不分的,由此也就可以证明重唇音变轻唇音的历史音变现象。

  这点很重要,因为学界有一个尚在争论的疑点——“古无轻唇音”。

  这个说法到底是对是错,周至收集整理的夹川方言,便可以为之提供重要的佐证依据。

  还有就是参照中古音韵学重要资料《广韵》的体系,周至会将学界已经研究出来的一些成果,与夹川方言作对照,剖析出夹川方言从宋代于今的一些变化。

  这个研究在古汉语尤其是读音方面留存比较完好的重要区域——岭南地区的两种方言,闽南语和粤语里边,搞得如火如荼。

  但是夹川方言因为使用地区太小,现在还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

  普通话有二十一个声母,三十九个韵母,四个声调。

  粤语有十九个声母,九个韵腹,八个韵尾,五十六个韵母,九个声调。

  夹川方言介于两者之间,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四十二个韵母,五个声调。

  声母中l、n不分,除r外,无其他卷舌音。

  韵母无eng、ing、ueng。

  o与uo难分,而多儿化韵。

  但是夹川话里还多了很多普通话里没有的声韵组合比如ki,jiong,以及之前那首戏词里的mong,fong等。

  还有一个,后世网友们非常熟悉的jio。

  还有一些无法打出来的声母和韵母。

  比如《清平乐·六盘山》里那个“雁”,其实还有一个类似“恶”的喉音声母。

  韵母方面,夹川方言可分为舒声韵和入声韵两大类。与《广韵》音系相比,夹川方言韵母的四呼情况与《广韵》音系韵母的洪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