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十一章 游记(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十一章 游记(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姐我问你啊,如果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以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论文,从比较文学的专业出发,去证明我的这个论点……”周至饶有兴致的问道:“你觉得导师该给我的论文打多少分?”

  “这……这这……”池薛荔都结巴了,她自己也是相关专业出来的,她的毕业论文,无论思想高度、研究深度和视野开阔度,和这个课题相比,那可差得……

  为什么“李商隐是意识流文学创始人”这个命题,直到现在也无人提及?

  因为就连导师们,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

  见池薛荔明白了,周至才笑道:“所以这篇文章,得等到六年后写出来,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说完对两人严肃地说道:“今天提前告诉了你们,必须给我保密啊!”

  杨和早就听得满眼圈圈了,心想你说这些,估计我出了这园子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池薛荔却想到一个问题,担心地问道:“肘子……那……那要是……有人提前……也想到这个了呢?”

  “那我当然会替那个人高兴。”周至说得无比的轻松:“然后再换一个课题呗!”

  “……!”

  一场游历,让池薛荔感觉非常的惬意,导游的存在果然重要,哪怕是一处荒园,两处遗冢,也能将之变成一次文化之旅。

  为了答谢周至的付出,池薛荔带着周至跟杨和,到锦江宾馆请了一顿西餐。

  回到招待所,杨和对上午那套题还在纠结,回忆出一道来攻关。

  而周至则打开本子,开始构思池薛荔要求的命题作文,《望丛祠游记》。

  其实这也是一篇随笔,不过是旅游和历史相结合的随笔。

  历史随笔,文化随笔,最大的忌讳就是无病呻吟。

  在这样是随笔里边,景物描写和历史科普需要巧妙地用作者的思绪和联想将之连接起来,除了文笔,不时抛出些“冷知识”,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些小技巧。

  还有就是各种引用需要标明出处,有些抱持着怀疑态度的好学读者,他们是真的要“按图索骥”的。

  其实这样的读者,是周至最喜欢的读者,前一世那本历史小说里,大家在评论区热烈讨论一个典故的真伪,这样的事情,周至非常欢迎。

  有些读者的水平相当高,高到能考证出大苏一首诗歌的创作年代,周至有时还亲自下场,虚心请教。

  其实这样的文章是周至最擅长的,写着写着,周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在高考作文里写历史论文,只要能贴合题目,是不是能拿到高分呢?

  三千字的内容,基本就是今天当导游讲的那些,都不用思考更多的素材,所以非常轻松。

  等到写完,杨和那边,还在跟那道难题苦斗呢。

  ……

  ……

  第二天是周一,周至来到电视台,池薛荔将他带到了台长那里。

  台长对周至说道:“周至同学,给你的‘报酬’,我们可算是完成了。”

  “谢谢伯伯,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新闻工作者的能力真的很厉害,我们来找池姐姐和伯伯,真的找对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