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萧锐?(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萧锐?(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就是萧锐?怎么感觉面相有点老呢?

  “孟夫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我们读书不可尽信……”

  李承乾举手提问道:“先生,圣人之言乃是千古至理,若是我们不信,岂不是会妄断是非?”

  窗外的冯智戴忍不住嗤笑了一下,引起课堂三人转头注意。

  看他没有干涉的意思,赵德言朗声对着李承乾解释道:“非也!孟夫子之意是莫要死读书,不要拘泥不化。圣人之言就真的千古不变的对吗?可也未必。”

  “打个比方,《论语一书你们都读过,谁来说说此书的来源。”

  杨政道起身答道:“《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初期。”

  赵德言点头道:“不错。那么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当时是什么目的?”

  杨政道和李承乾对视一眼,思考了一下,还是杨政道起身回答的:“孔子一生,做过官、做过学问、教书育人传下儒学大道,他的言行……应该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传道解惑吧。”

  窗外的冯智戴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一眼答题的少年。

  赵德言又开口问道:“李承乾,你来说说,孔子生活的战国年代,和当下的大唐,世上的情况一样吗?”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一样,孔圣人生活的时代,天下纷乱,战争不息。几乎当时所有的学派、大贤,毕生都在探索一条救世之道,想要结束乱世。”

  “直到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现在大唐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跟孔圣人时代是不同的。”

  窗口的冯智戴同样赞赏的点了点头,心说这两个孩子学识都不俗嘛。

  赵德言笑了,“是啊!沧海桑田,时移世易。孔子的言行放在战国当时,或许能有些用,但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就未必了。”

  “这就是例子,孟夫子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此意。要活学活用,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问,就是最好的,不能死读书,照搬古人的。”

  两名学生齐齐行礼,“学生明白了,多谢先生教诲。”

  窗外的冯智戴却笑着走了进来,“先生刚才之言,似乎也不见得都对。孔子的言行,莫说放到现在,就是放在他那个年代,似乎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如果真的有用,乱世岂会绵延几百年?孔圣人一生不受待见,直至死后许久才被人尊为圣人。”

  哦???

  赵德言微微惊讶,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俊俏年轻人,“后生,你是何人?可要小心说话了。当今天下九成读书人都是儒家传人,你这般说孔圣人,可有些危险。”

  冯智戴眉毛一挑,戏谑的问道:“怎么?先生是儒家门徒?”

  赵德言反问道:“你觉得呢?”

  冯智戴哈哈大笑道:“我觉得不是。先生虽然讲的是儒家孟夫子,可言行之中,不见丝毫对孔孟二圣的尊崇,反而如实批判,跟当世的儒生大不一样。在下斗胆猜测,先生就是那九成读书人之外的一成。”

  “有趣!实在有趣。”赵德言赞赏的点了点头,再次打量对方,“南方来的?莫非是天下排名第五的岭南冯智戴?”

  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