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60章 影响深远的讲话【6000字】(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0章 影响深远的讲话【6000字】(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邦杰大队。

  在四五百族人的瞩目下,邓世荣这个新族头发表了一番影响深远的讲话。

  “脱贫致富,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

  邓世荣看着底下安安静静听他讲话的族人,沉声说道:“以前就不说了,就说分田到户之后的这一两年,因为种出来的粮食在交完公粮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一个个都发力去干,收获确实比以前多。

  而且,大家也多养了几头猪和不少的鸡鸭鹅,日子看着是越过越好了。

  但是,想要脱贫致富,光靠这些是做不到的。”

  听到这里,当即就有族人出声道:“九公,我们现在都学你,把分下来的山岭都开垦成果园了,等种上荔枝树以后,应该就能脱贫致富了吧?”

  又有族人接话道:“是啊九公,你今年光是卖荔枝就卖了一千多块钱,西瓜更是卖了将近五千块钱,我们现在把果园都开垦出来了,等天气转暖了就种上荔枝树和西瓜,那不是很快就能脱贫致富了吗?”

  邓世荣笑道:“确实,现在开垦果园种植水果的话,在接下来的这几年应该是能赚到不少钱,让大家都能过上几年好日子,但随着种植水果的人越来越多,这钱恐怕就越来越难赚了。”

  人群中的邓允贵点头道:“九叔说得有道理,不管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就连人也是一样的,我刚生第一個儿子的时候,高兴得整天把他架在脖子上满村走,可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第四个儿子出生,我就抱都懒得抱一下了。”

  这话一出,全场哄堂大笑。

  这样的经历,可不止是邓允贵有,在座的超过八成都是当家长的人,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在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都是宝贝得不得了,儿子怎么闹腾都不生气。

  可等儿子多了之后,那态度就不一样了,动辄就提起来打,待遇真的截然不同。

  “所以说,想靠种果树发家致富,除非是承包大片的山岭出来种,否则单靠咱们那点山岭,肯定是做不到的。”

  邓世荣继续说道:“还有养猪和养鸡鸭鹅之类的,这也是一份不错的收入,但除非是大规模养殖,要不然光靠那几头猪和几十只鸡鸭鹅,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

  邓允强托儿子儿媳的福,是整个邦杰大队第一个跟着九叔脚步种植荔枝,并在今年尝到甜头的人,现在听九叔预测水果种植恐怕只能赚几年钱,心中不免有些忧虑,问道:“九叔,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的脱贫致富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场的人都想知道的。

  于是,一个个都看向邓世荣这个新族头,等待他的回答。

  “想要脱贫致富的方法有不少,比如做生意,承包山岭搞种植,或者大规模搞养殖,都是有机会脱贫致富的,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着不小的风险。”

  邓世荣一一讲解道:“就拿做生意来说,这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做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要是一不小心亏了的话,那多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本钱可能就这样折腾没了。

  承包山岭搞种植也是同样的道理,据我所知龙潭的胡椒场,就因为今年的低温霜冻天气把树都冻伤冻死了,而且我们这里经常有台风,要是大规模种植遇到这样的自然灾害,很可能也会让你血本无归。

  大规模养殖的风险更大,这玩意一个不小心发了瘟,那就是一死一大片,只要碰上一次,那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白干了。就算不发瘟,养出来了也不见得就能赚到钱,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所以,以上的这些方法大家可以去尝试,但估计只适合少数人去做,真正适合所有人去做的,在我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好儿女,让他们去读书。”

  听到邓世荣前面的话,在场的族人都暗暗点头。

  可听到后面,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这说的是怎么脱贫致富,怎么扯上读书了?

  当即就有族人问道:“九公,这脱贫致富跟儿女读书有什么关系啊?”

  邓世荣说道:“当然有关系,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可以说是我们大部分农村人唯一的出路,现在中专、大专以及大学国家都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一毕业就是干部身份。

  谁家要是出了一个干部,那一家人的命运都会因此而改变了,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

  听到这里,邓世安忍不住接话道:“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远的不说,就说族头家的二儿子邓允衡,他考上了北大,一毕业就是级别不低的干部,只要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去,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恐怕县长都没有他的官大了。

  要是真走到了这一步,那就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咱们那耶邓氏的族谱,都得给他另开一页,书写他的丰功伟绩,你们想想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这话说得在场的族人都是热血沸腾,族谱另开一页,这种荣耀在宗族观念强烈的农村,谁不想要啊?

  就像那些有本事的人,都想求一个千古留名一样。

  在后世,捐资建祠堂的时候,为了在功德碑上留名,一个个族人都是踊跃捐款。

  而祠堂的功德碑留名,哪能跟族谱另开一页相比啊,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因为族谱只要这个姓氏没有断绝,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而祠堂的功德碑,寿命撑死就二三十年,等下次祠堂重建的时候,又会换上新的功德碑了。

  所以,能在族谱上另开一页,对于族人来说,那真的是最大的荣耀了。

  可很快,就有人泄气道:“书记,族头,读书的好处,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孩子们读书不行,我们当家长的也没办法啊!”

  这话一出,立刻让在场的族人都附和起来。

  “是啊,我家那臭小子考试从来没及格过,指望他考上大学改变全家人的命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