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217章 三个致命问题全没了(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17章 三个致命问题全没了(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由于齐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技术限制,一台归真的裸车实际制造成本,在5.5万左右。

  也就是说,大唐重工每卖出一台归真,只能赚4999元,而且考虑到销售成本和售后成本,可以说基本就不赚钱。

  因此卖车,在张晴制定的整个商业模式中,完全不属于盈利环节,它是真的只是通过交个朋友的方式,在推动换电模式。

  一旦大量的用户开始使用归真,盈利才可能开始。

  首先是电池租金,

  宁德时代在经过成本分析后,帮大唐重工代工钠电池的报价是300元/W,大规模制造的成本,确实能做到比磷酸铁锂电池低50%左右,

  甚至在形成更完善、更庞大的产业链后,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但目前来说,一个80KW的电池包,成本是2.4W,按照400/月的租金来算,大概需要5年才能收回电池成本。

  不过因为固态钠电池的循环寿命,比液态锂电池要长一倍多,用了5年的纳电池远没有到报废的时候,

  如果维护得当,一直使用慢充,理论上用个12年健康度才会掉下90%,

  而且健康度掉到90%以下,还能用来储能,继续发挥差不多十年的余热。

  所以卖电池包的长期利润,至少在三倍以上。

  只不过这個利润,属于细水长流的类型,要五年后才能开始躺赚。

  但康驰其实根本不用等这么久,等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他只要把项目估值,卖一部分股份给叁桶油和电网,就能回笼一大笔资金。

  等于是把将来能赚到的钱,提前取出来。

  所以康驰巴不得所有车企,都纷纷响应号召,向市场推出换电车型,一起把蛋糕盘子做强做大。

  其实除了卖电池,换电站同样也能带来巨大的利润。

  电网给他们的谷时电价是0.16元,意味着他们每卖出一度电,差不多就能赚1元。

  如果每辆换电车,平均一个月用‘两箱电’,就能带来至少160元的收益。

  如果换电车型能够全面普及,保有量上升到以1亿为单位的话,那光是卖电,每个月就是160亿的收益,

  扣除掉换电站的运营成本,一年的利润也绝对超千亿。

  而且,这还只是按照一箱电,只有80度电的最低标准来算的。

  如果算上将来必然会出现的大型电动卡车,再以大卡车一个月普遍上万公里的里程来算的话,这个利润空间绝对更加劲爆!

  因为华国目前有足足1389万辆营运货车,每月行驶总公里数超千亿,承担着75%的货运物流任务!

  因此在大唐重工发布会结束后,第一时间意识到康驰这块钠电池和换电模式,可能带来巨大能源变革的,并不是乘用车市场,反而而是华国重汽、东风重卡、福田汽车等卡车制造集团!

  华国重汽董事长杜军昌,立即召集了一众高管和工程师,在会议室内进行了电动重卡的可行性分析。

  “300W/k能量密度,800KW的电池包租赁模式,加上换电模式……”

  当杜军昌陈诉完刚刚大唐重工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后,所有人顿时都意识到了这件事对重卡市场的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电动车开得越多越省钱,那卡车一个月动不动就上万,甚至三四万公里,造一台电动卡车岂不是省钱到飞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