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80章 科技部的亲儿子(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0章 科技部的亲儿子(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作为两家高科技私企,其实无论是大汉硅业,还是硅信科技,都完全可以拒绝吕首长提出的并购方案。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在这种外资强盗般的技术收割面前,双方各自作出一定的利益牺牲,来换取整个半导体行业尽快渡过危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和能够接受的。

  而且这个利益牺牲,其实在吕首长的大手笔下,也不见得真的有多大,甚至长远来看,这不但对整个半导体行业有利,对大汉硅业和申城硅产业也同样利好。

  而如果这次的硅片危机不能解除,那华国的晶圆厂,就只能以5300/片的天价,去买进口硅片,

  以每月190万片的缺口来算,就得花差不多一百亿,比涨价前,多了足足87亿!

  而且这还是每个月,如果这场危机持续个两年,那损失就是两千多亿。

  十分之一个恒达就被蒸发了!

  而且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对方不继续涨价的前提下。

  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国内的晶圆制造业产生多大的伤害,

  而作为上游原料的硅片供应商,如果中游产业都死得差不多了,他们又能好到哪去?

  大方向确定后,剩下的就是估值了。

  康驰和董建元也知道,现在形势紧迫,

  越早完成整合,对渡过这次硅片危机就越有帮助,

  于是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留在了燕京,远程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两家公司进行资产评估。

  按照以前从国外进口设备来算,投资一条月产能10万片的,12寸半导体级硅片生产线,大约需要25亿元左右,

  而硅信科技,目前拥有2条纯进口,2条拼凑的12寸生产线,以及多条6-8寸硅片产生线,

  其中小尺寸生产线中,还有两条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片的生产线,价值相对比较高。

  所以硅信在硅片生产线这块的估值,是150亿左右,

  双方对此异议不大。

  但和普通单纯制造硅片的厂商不一样,

  硅信科技还是一家硅片制造设备的研发公司,这些年来他们在研发领域,前后已经投入了400多亿研发资金,

  而在这一块,双方就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

  首先,这些研发投入,实际上收获的成果,肯定是远低于这个数的,

  哪怕有些成果其实还不错,康驰也不想掏太多钱,去买自己已经有的东西。

  毕竟单晶硅片制造的技术,他有的是。

  不过硅信的研发设备和人才,康驰还是比较看重的,

  有了这些,大汉硅业的二期,甚至三期计划,都可以迅速启动。

  康驰和董建元为此,甚至在一天之内就进行了三次磋商,

  最终还是第二天的时候,康驰委托陈海,把他办公室的图纸保险柜加急送到燕京,然后把一堆董建元其实看都看不懂的设计图甩到桌子上,才终于让董建元被迫承认,他们的技术已经一文不值了……

  当然,康驰也没有把事做得太绝,真把他们给贬得一文不值,那些人才设备厂房也是摆在那的。

  最终,康驰同意以150 120,总计270亿元的价格,收购硅信科技。

  对于申城硅产业来说,以这个价格卖掉硅信,肯定是肉疼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肉疼又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于大汉硅业这边倒是简单,

  他们的固定资产不多,主要是浮带法单晶炉的技术,被估值到80亿。

  这个估值其实是有点偏低的,但考虑到它属于暂时限制出口的技术,所以也能勉强接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