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8章 工艺解析(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章 工艺解析(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而且这条生产线是完全为这支二代镜头量身设计的,不存在性能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只要康驰能搓出来,再进行简单调试就能投入高效率生产!

  只可惜,康驰虽然知道这些设备怎么做,但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像修车工能修好车,却设计不出一辆车,两者的知识鸿沟是巨大的。

  这些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把这条生产线自己造出来。

  有了刻在脑子里的设计图,这些看似高端的设备在康驰看来已经不再神秘,只需要采购到相应的材料和零件,他就能亲手打造出来。

  而且亲手打造出来的生产线,后续也能进行升级,这才是打破外资对数码相机领域垄断地位的关键!

  其实岛国的厂商能在数码相机领域制霸全球,靠的并不是什么产品的技术储备。

  就数码相机和镜头的技术而言,国内在顶尖光学设备上其实并不落后,比如天上飞着的侦查卫星,上面的光学设备就比民用级的相机镜头牛逼得多。

  那为什么明明有这个技术,却在民用领域被岛国按在地上摩擦呢?

  关键就在生产线上。

  侦查卫星上的高端光学设备成本动辄千万上亿,科研单位可以手工打磨制作每一个零件,不惜成本地攻克每一个难题。

  但民用领域就不一样了,需要考虑到成本问题。

  岛国的厂商以其高端的生产线技术,可以大批量、高质量地生产民用级的相机镜头,而这些生产线的科技分支,华国暂时没有精力和金钱去爬。

  一个多世纪的落后,需要追赶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没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扶持,想要通过民间的市场行为来补齐这块短板太难了。

  从刚刚查过的设备价格来看,这完全就是亏本的生意,而且这还只是入门级的设备,只能生产一些低端产品;真正顶尖的生产设备,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得靠企业自己投资研发。

  拿索霓来说,他们在相机领域的研发投资动辄就是每年几十亿美元,国内有哪个资本愿意碰?

  何况还是在手机对专业相机市场挤压越来越严重,索霓、嘉能、倪康、松霞等大神在这片存量红海神仙打架的情况下。

  总之按照原本的形势,国内的这块短板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补上。

  但如今有了大秦光学这个搅局者,一切都即将发生改变!

  ……

  “我去,怎么就没货了?”

  “每天才放十个?”

  “这么快就玩饥饿营销了?”

  “可恶,还没做强做大就飘了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真没这么大的产能?”

  “这不明摆着的么?大秦的镜头都是老板的手工货,突然这么多人买哪搓的过来?”

  “难怪做工这么差,原来是手搓货!”

  “要一个月才能发货?心急党赶紧溜了,我怕等出心脏病……”

  “……”

  大秦光学限量销售以及延长发货日期的做法,让大量慕名而来的顾客失望而归,

  这些顾客被李晨的视频吊足了胃口,结果却抢不到货,心里难免有些怨气,

  于是他们又重新汇聚在了视频评论区,对大秦光学展开了口诛笔伐……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