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舌尖上的大宋> 第470章:骂阵(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0章:骂阵(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新笔趣阁
  缓释,顾名思义,就是让药物等化学物质以一种缓慢的方式释放出来的一种方式。例如后世的许多感冒药,都是一种缓释型的药物。

  杨怀仁在厨师学校学习的时候,曾经 在课外读物里看到一种食物缓释技术,用于制作糖尿病患者的食物。

  他觉得这样的技术,也可以用在给敌人下毒上。没有专业的制作器械,他只能用一种自创的土办法。

  把河豚毒素的药粉混合干燥的生粉,然后压制成绿豆那么大小的淀粉蛋,用鸡蛋清包裹,蒸汽稍微加热,然后再用混合粉末补粉,再包裹压制,依次进行,最后制作成鸡蛋大小的丸子。

  把丸子用油煎一下,然后混合进调味料包,到时候放入猪肉的大锅之中,就算完成了。

  当这个加了“料”的调味料包放到煮肉的大锅中之时,丸子中包裹的有毒药物不会立即溶解到肉汤之中。

  丸子经过不断的加热,缓慢的溶解,一层一层的毒药会缓慢的稀释到肉汤中,因为把握好了毒素的用量,一次摄入一定量的毒素,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明显的反应的。

  但是凭借人类正常的代谢速度,药物完全排除体外需要三到六个月,所以先前摄入的毒素不会短时间内排除体外。

  而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相继摄入一定量的毒素之后,多次的毒素累积,就会让人体出现中毒反应,即便不会立即致命,也会浑身难受失去战斗力。

  如果夏军中计,两到三天之内,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中毒,导致整体战斗力大幅下滑,到时候即便宋军人少,要反击的话,夏军也会毫无还手之力,只有束手就戮的份。

  童贯和杨世虎觉得杨怀仁的办法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他们是明白人,虽然没弄懂缓释技术的含义,但他们选择相信杨怀仁,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距离夏军首次发动进攻之后的第五天,夏军大营有了新的动静,十几架崭新的投石车建造完成,野利图里再次率军向清平关发动进攻。

  一大清早,夏军的擂鼓进军之声再次响起,投石车摆在阵中,连擂鼓的士兵似乎都更加有了力气,鼓声之中比前几天都显得更有信心。

  宋军这边,该撤离的伤员和非战斗人员都已经撤离清平关,一路不做停留,直接撤回了通远县城,沿路和东川的各关口和营寨,也相继撤离,清平关上至保留了千人的最能跑的将士,听从杨怀仁号令。

  夏军进军至清平关城下二百步远的地方,停止了脚步,一队嗓门大的夏军士兵站了出来,开始用宋话开始骂阵。

  野利图里有点搞笑,前几天进攻的时候也没想过要骂阵,今天不知怎么了,或许因为有了投石车之后信心十足,也不肯放过这次装逼的机会。

  不过这夏军骂人的话,听起来也没怎么样,无非是些最普通的粗俗话,表达的意思还算比较明确,那就是交出杨怀仁来,可以给环州上下一个好死,否则的话,碎尸万段,鸡犬不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