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春秋我为王> 第381章 兵贵神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81章 兵贵神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甄氏女儿赵无恤也见过,十分美丽贤淑,但却不是无恤的菜,虽然他婚姻观念受这时代潜移默化影响,但若见一个女子就要收入后宫,实在是有些吃不消。可与地方势力的结合,有时候必须以婚姻为纽带,所以赵无恤倒是支持手下的属吏们与各氏族联姻。

  只是,若轮到张孟谈,这个三邑的二把手,无恤却有些瞧不上甄氏的势力了。

  “甄氏只是上士之家,他家的女儿若是作正室夫人,倒是屈就孟谈了。”

  “下臣也只是张氏庶子,何谈屈就?”

  无恤瞧了他一眼:“孟谈现在虽然名为邑宰,但实际上权同大夫,日后的前途当不限于此。”

  张孟谈虽然心境平和,随着年岁增长,对名利看得倒是越来越淡,心思放在三不朽之一的“立功”上,但这句似有似无的允诺依然让他大为感动。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他自然也愿意用己身为赵无恤的势力巩固扩张做些贡献,赵小司寇日后谋划卫国的濮南之地,少不了这些卫人氏族的辅助。

  “若是父亲同意,等战事终了,我倒是愿意与甄氏联姻。”

  几个守备军吏里,羊舌戎驻守甄邑,虎会驻守郓城。在廪丘的则是被赵无恤认为有“将才”的冉求,他除了能严格履行命令外,心中还有一套战争方略,有他在,可以填补无恤和张孟谈的一些不足。

  此外,与会的还有阚止等人,众人面对齐军可能来袭的消息,颇有些紧张。这倒不是害怕,只是赵无恤的势力和整个齐国比起来微不足道。

  本来齐国兵制,万人为一军,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三军至少能征召六万之众。加上卿大夫的私属,凑个战车两千乘,兵卒十万观兵濮上是没问题的。即使只派一军两万人,也足足有三邑武卒和邑兵、乡亭兵加一块五倍之多,所以众人只感觉泰山压顶,小城欲摧。

  谁知在探讨军情时,赵无恤和他的谋主张孟谈还能轻松地聊起战后结姻之事。叫他们哭笑不得,同时也情绪一松,暗道司寇和张子大概已经有了万全之策罢。

  赵无恤说道:“还不能算万全,只是一国之众的集结费时费力。吾等有的是时间以逸待劳。”

  春秋时期的战争准备过程极其漫长,且不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如孙子总结的:“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就说兵贵神速,指的不仅是行军,还有集结……

  战前军队的集结过程。被称为“治兵”,春秋诸侯的兵制基本是农兵结合,以都邑国人为主,乡鄙野人为辅。一个千里大国,从朝堂发出开战命令,到各层卿大夫封邑主带着自己的领民、私属集合于郊,其后是划分阵列建制,最后训练开拔,一般需要两月到三月的过程。

  比如说被视为兵家经典的晋楚城濮之战,看似剧烈无比。其实是一场慢吞吞的战争。

  鲁僖公二十七年秋八月,楚成王做出了“将围宋”的决定,让令尹子文治兵于睽地,司马子玉复治兵于蒍地。到了冬十月时。楚人才走出国门,十一月,才纠结了陈、蔡、郑、许联军围宋,时间跨度三个月。

  北边的晋国效率更高些,在冬十一月才接到楚国围宋的情报,十二月。晋人便在被庐集结完毕,作三军,谋元帅,颁布《被庐之法》。鲁僖公二十八年春一月,晋三军开拔出国,准备攻击卫、曹,时间跨度两个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