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保护我方族长> 第六十四章 风起上京!守哲死定了(求月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十四章 风起上京!守哲死定了(求月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南派三叔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荣郡王夫妇也考虑了此事,雪凝若是嫁到其他国家或是仙朝去,虽然更加匹配她的天资和地位,但终究离家太远了。而赵氏实际也不差,等康郡王登基后,也是一个权倾朝野的顶尖世家,彼此的利益结合也会更加紧密。

  不过吴雪凝终究不是普通的孩子,她的婚姻所带来的利益牵扯太多,也不是他们就能直接决定的。

  荣郡王夫妇听完虽然有些心动,却也不敢善作主张,连声说:“此事还得禀明德馨老祖,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

  “荣郡王殿下放心。德馨亲王那边,我们家老祖宗已经与他交换过意见,对此他老人家还是很支持的。”赵元坤说道。

  “既然老祖宗都没有意见,我当然也是乐见其成的。”荣郡王这才松口道。

  “好好好,既如此,那我们赵氏准备准备,择日便来正式求亲。”赵元坤道。

  在此等场合中,吴英才夫妇这对吴雪凝的亲生父母,几乎连说话表决的权力都没有。

  吴英才早知道雪凝的婚事他多半做不了主,有心理准备,对赵元青那孩子也没什么意见,所以一直表现得很平静,但是陈氏的脸色却是隐约有些不愉。

  只是如今当着康郡王妃以及赵志坤等人的面,她到底还是控制住了表情,没有表现得很明显。

  等此间散场,吴英才夫妇回了自己的园子后。

  陈氏却是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就爆发了:“吴英才,那老家伙都要把雪凝给卖了,你竟然连屁都不放一个?”

  吴英才脸色微微错愕:“娘子,你莫非不同意这桩婚事?我觉得元青那孩子挺好的啊,天赋好,潜力好,为人也是没得挑。”

  “好个屁!”陈氏不满地怒道,“雪凝虽然是你们皇家血脉,但是也有我们陈氏的血脉在。我们家老祖宗可是把她当宝一样供着的,家里有啥都得给她留一份。你们倒好,竟然将她下嫁给赵氏。此举,将我们陈氏置于何地?”

  要知道,陈氏如今一门两神通,在朝中的权势和地位都仅次于赵氏,且暗中一直有冲刺三神通,成为二品世家的计划。

  别看两个世家表面上没起过什么大冲突,其实暗地里早就在各个领域交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隐隐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

  “娘子……可是德馨老祖宗也同意了啊。”吴英才被骂得脸色有些不自然道,“想必老祖宗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他当然有想法了!”此事让陈氏气得口不择言道,“老家伙现在最想达到的目的,不就是想让康郡王成功继位吗?因此,他不惜将雪凝当做筹码卖给赵氏,好让他们抛开一切顾忌,全力以赴地支持康郡王。顺便,还能把我们陈氏也绑上战船,逼得我们不得不站队,他何乐而不为?”

  赵氏可不简单,那是大乾国唯一一个二品世家,抛开凌虚大帝传承之外,赵氏的综合实力几乎等于皇室三四成的样子。

  一旦赵氏抛开顾忌,选择毫无保留地支持康郡王,反对安郡王,整个皇室拥有表决权者都难免要多几分顾忌,甚至连陛下都会仔细斟酌一番。

  “康郡王继位不好么?”吴英才说道,“咱们与他的血脉很近,总比安郡王近很多很多。他可是我堂侄子……”

  “他继位不继位先不说,可凭什么要牺牲我们陈氏的嫡外孙女来讨好赵氏?”陈氏不满道,“吴英才,你现在立即去找德馨老祖,就说这件婚事你暂时不同意,需要考虑考虑!”

  “啥?”吴英才脸都被吓白了,“你你你,你竟然让我去忤逆德馨老祖宗?”

  “我就知道你不敢。”陈氏脸色极为不善,“但是德馨老祖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实在有些过份,也太不把我陈氏放在眼里了。赵氏的确很强大,但是我们陈氏就这么好欺负吗?我们陈氏,可也是有两个神通老祖宗的!”

  “雪凝虽是皇室血脉,可终究也是我们陈氏寄予厚望的嫡外孙女。做决定前,他有没有问过我们老祖宗的意见?”

  “来人,备车,我要立即回娘家一趟,找我哥,找老祖宗。”

  陈氏一通发飙后,第一时间就回了娘家。

  吴英才多少有些惧内,也是赶忙跟着一起去了。他这妻子陈氏可不简单,她哥哥陈景龙乃是大乾陈氏当代神通种,自不可能是简单角色。

  可想而知,等三品陈氏的人得知此事之后,少不得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此事暂且不提。

  ……

  同一时间段。

  长宁安江官渡。

  如今的长宁安江官渡,早已经承包给了王氏,由王氏负责修缮、维护、以及经营。除了三成收入当做承包费外,其余部分王氏自负盈亏。

  但是在王氏的经营下,安江官渡日渐繁忙,港口也是越扩越大,逐渐成了安江下游第一港口。很多从水路在陇左郡流转流出的货物,都逐渐在安江官渡聚集。

  商业的繁忙,也促进了更多行脚商前来淘金。他们多半都是散修,或是九品以下不入流的玄武家族,或是一些家族的旁系等等出身。

  他们或独行,或三五成群,或多人抱团,靠着少量马车来运货,赚取时而微薄时而丰厚的利润。

  别小瞧行脚商行业,单论运输规模和资金,他们远远比不上正规的商行。

  可正因为他们整日里在底层摸爬滚打,直面社会的最基础根基,无时不刻都在与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的人接触,手里总有些隐秘的消息渠道,嗅觉也往往十分敏锐。

  一些厉害的行脚商,纯以嗅觉而言,并不比一些正规商行的掌柜差。

  以整个陇左郡而言,长宁卫无疑是赚钱机会最多的地方,而长宁卫最富的当然要数平安镇、新安镇等地。

  王氏的大宗货品采购,来源于极善于陆路物流的钱氏商行。而小宗昂贵货品的采购,则都是通过守达商行来运作。

  但即便如此,依旧有无数的行脚商嗅到了商机。

  王氏在各种种子、金属、优质木料、稀奇古怪的矿石、油料、以及其他优质原材料上的胃口,几乎到了深不见底的地步。

  钱氏商行和守达商行虽然包揽了绝大多数需求,但终究没办法把盆底舔得太干净。而行脚商又擅长深入下沉市场,挖掘出底层细碎的交易。

  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四处搜罗着王氏需求的资源,然后运输到平安镇获取高额的利益回报。再凭此“交情”,再从王氏购买一些王氏特色产品,继续去走他们的下沉琐碎市场。不少行脚商倒是发了财,越做规模越大~

  而王氏也有意无意间,扶持一些优秀的行脚商,填补对原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缺口。千千万万的行脚商,就像勤劳的蚂蚁一般,四处搜刮资源,然后一点一滴地运输到王氏来。

  每次的量不大,但是加起来的总资源量却非常庞大。

  来来往往的行脚商中,有一老一少两个行脚商。他们虽然是新来的行脚商,却对王氏的需求很了解。

  他们有一辆破旧的马车,载着王氏最想要的粗铁锭,以及部分可以满足王氏辖下居民所需的优质布料、麝香、精碳等等,都是在王氏地盘上紧俏的货物。

  货品合适的情况下,他们申报货品,并查验了身份之后,很快就顺利通过了王氏设立的关卡,并拿到了平安镇、新安镇两地的临时通行证。

  之后,两人便和其他行脚商一样,搭渡轮到了平安镇。

  破旧的马车缓缓行驶在平安镇宽阔而平顺的路面上,脱离了那一个个眼神锐利,看人的眼神仿佛在审犯人一样的王氏家将的视线,一大一小两个行脚商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们边驾着马车边东张西望,仿佛在欣赏着平安镇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新奇景致。

  其中一个年轻些的行脚商按捺住地问道:“师父,我听说王氏如今在陇左郡一手遮天,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连通行证都是特立独行。咱们就这么来暗访,会不会很危险?”

  “我听说,以前就有下去暗访的税务官在地方上莫名死亡的先例。”

  “放心,平安镇每日里来来往往的行脚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先不说他们不可能盘问清楚所有人的来历,何况咱们伪装的身份都是真实可靠的,安全性很高。”

  “再说了,世家逃税漏税的手段,无非就是那些。你老师我当了那么多年税务官,这些事情都是门清,保准一查一个准。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功成身退了。”

  一听这话,年轻人立刻来了精神,马上缠着老师问起了世家逃税漏税的手段都有哪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