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桃花坞> 第26章 杨家姐妹(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6章 杨家姐妹(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南派三叔
  

  内侍象征性的问了几句,便让人带杨思元进去了。

  杨思元先去的是杨淑妃的寝宫,毕竟杨淑妃的品阶比杨婕妤高,如果先去了杨婕妤那里,那杨思元便不用再到这里来了。ii

  杨思元可不是那等幼稚小孩,他分得清高低。

  说起李世民的杨姓嫔妃,有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隋炀帝杨广之女和杨贵妃是同一人,但持此观点的学者极为少数。隋炀帝之女在新、旧唐书中被称为杨妃,为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的生母。

  杨妃的名字、生卒年均不详,因为杨广嫔妃众多,所有嫔妃所出仅三个儿子,女儿却多如牛毛。

  这么多的公主在出生之后恰逢乱世,命都快保不住了,谁会记得他们的出生年月?

  唐太宗后宫的“杨妃”,在赵王李福的墓志出土之后,结合现有的史料记载,直接导致“双妃并存”的现象。

  如果杨贵妃是死后追封贵妃,则证明她去世应该早于儿子李福,在儿子的墓志上才会写上其母最后的封号。ii

  但李福的墓志上没有写“孝悌”,无法证明杨贵妃早于李福亡故,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是死在李福之后。(出于创作需要,作者将此争议引用)

  三个内侍在前,一人手抱拂尘于前面领路,后面一人提一食盒,正是杨思元带来的。杨思元则跟在内侍后面,低头顺目,他可不敢东张西望,不然要抓起来打板子的。

  随着杨妃所在的寝宫临近,场面有些紧张,现场看到宫女、内侍、太医进进出出,不知发生了什么,杨思元只得感叹来的不是时候。杨思元和两个内侍在外等候,抱拂尘的内侍进去禀报。

  没过多久,进去的内侍出来了,告诉杨思元可以进去了。杨思元便叫上一个提食盒的内侍一起进去。

  ii

  寝宫内能看到几个太医和宫女,他们都侍立于胡床的一旁。胡床已放下了帐缦,透过帐缦明显能看出一位年约三十、容貌美艳的女人,时不时还传出咳嗽声。

  杨思元上前两步,躬身作揖“臣杨思元,拜见杨妃殿下。”

  “大郎来了,咳咳……,不知大郎突然进宫所为何事?咳咳……”杨妃的话有些冷淡,杨思元觉得有些不对劲。

  “回殿下话,臣近日无事,在家读书,突闻一股异香扑鼻而来。臣便随香寻觅,终于在厨房找到,臣小时候喜欢吃的炒米香酥饼。这是家中老仆过七十寿辰,让几个小娘弄的……”

  “想着在洛阳时,殿下也喜欢吃,便叫仆人做了一些,带进宫来给殿下尝尝……”杨思元将事情始末,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ii

  “嘻嘻……大郎有心了。”杨妃笑了笑,语气没有之前冷淡了。

  杨思元听到杨妃的语气转变,立马关心的问“殿下身体可好?如今是夏末,正是最炎热之时,可要记得消暑止渴,多喝水,多听太医嘱咐。”

  一旁的太医感激的向杨思元点点头。

  他能不感激吗?

  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嫔妃,都有讳疾忌医的习惯,一听医生说自己有病,立马火起。贵人火起,轻者挨骂,重者挨板子,甚至打死!

  “大郎有心了,此次前来是为杨义之事吧?咳咳……”

  “也不全是,主要是看殿下,杨义只是顺带。这小子太不像话了,父亲又不在,臣不知如何是好,顺便请教殿下,陛下是如何看待杨家的。”杨思元就是怕李世民因此事迁怒杨家,所以才进宫请教杨妃。ii

  杨妃想了会“大郎不必担心,陛下对杨义拒接旨意似乎早有预料,咳咳……并未大发雷霆。应该不会处罚杨义,更不会迁怒杨家,咳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