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谍战岁月> 第355章 大不韪(求双倍月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5章 大不韪(求双倍月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倘若何兴建所部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投敌叛国,此将会是抗战以来国军第一个带领所部投敌的国军高级将领。

  最重要的是,忠义救国军乃是只属于军统的军队武装,何兴建此举将为军统带来极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此外,何兴建对于军统上海方面太了解了,此人若是投敌,对于一年前经历过阮至渊投敌、郑卫龙被捕的上海站来说,将会是又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

  “不好说。”程千帆摇摇头。

  他的脑海中在快速思考、分析关于何兴建的情报。

  何兴建此人,既是黄埔出身,同时也有青帮背景。

  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后,戴春风亲自抵沪,主持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

  以向青帮借人和向社会招募的方法组建了五个大队和一个特务大队。

  何兴建便是第一大队队长,该大队以青帮帮派成员为主。

  别动队成立之初,成员几乎涵盖了彼时上海的各行各业。

  有掏粪工,有工厂工人,有黄包车夫,也有进步青年学生,就连平时最招人厌的三只手和小瘪三,乃至是坑蒙拐骗的流氓也都大有人在。

  正所谓,非常时期,不分贵贱,众皆共赴国难。

  虽成员复杂,但是,别动队对日作战英勇,死战不退,其中更以红党所掌握的一支特别大队作战意志为甚。

  别动队甚至被安排以为后盾,掩护国军大规模撤退,最终死伤惨重。

  淞沪会战结束后,损失惨重的别动队转入敌后作战,并于去年一月正式更名为“忠义救国军”。

  此乃是党务调查处所直接掌握的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大规模武装力量,因此备受重视。

  程千帆同何兴建并没有接触过,不过,此前宋甫国来沪,程千帆同这位老长官有过秘晤,从宋甫国那里,程千帆了解过一些内情。

  身为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的何兴建,同总指挥杨湖关系颇为紧张,杨湖更是曾经向重庆方面秘告何兴建专权。

  ……

  “盛老哥,老弟深处上海前线,不曾有幸在何长官手下效力,对于一些情况并不了解。”程千帆沉思良久,主动给盛叔玉敬了一支烟,问道,“这位何长官……”

  “何长官颇有主见。”盛叔玉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说道。

  懂了。

  程千帆点点头,表情严肃,“盛兄,暴雨将至啊。”

  盛叔玉沉着脸,也是点了点头。

  杨湖向戴春风秘告何兴建专权,也并非诬告。

  实际上,何兴建一直不满戴局座对忠义救国军的改编和整顿,尤其是跟重庆派来的人员屡次产生摩擦,甚至消极作战,不听调令。

  倘若何兴建果真叛国投敌,此虽震惊莫名,但是,却也并非全无蛛丝马迹可询。

  事实上,戴春风一直在试图‘挽救’和笼络何兴建。

  盛叔玉作为戴春风极为信重之亲信下属,曾经亲自将戴春风口述之电文记录、发给何兴建。

  盛叔玉还记得此电文:

  “兴建兄勋鉴:

  弟于六日自渝来陕,在此约尚有一周留。

  顷由渝转来电示,欢悉行旌已到达沪滨,甚慰!

  此次沪上事变,吾人在沪一切工作,已受严重打击;推厥主因,内外上下之事,均集中道三兄一身之咎也。

  故今后忠义救国军之指挥整饬事宜,决请兄以驻沪指挥官名义,成立一淞沪指挥部,策划指挥。

  请兄即组织一简单而严密之指挥部,所有人员,可于原上海办事处人员中,能在沪立足与能到京沪沿线奔走者为标准。

  如在沪已暴露者,应即调往屯溪总部工作,或给资遣散。

  兄乎!

  忠义救国军之成败,即吾人整个事业之成败也。

  兄为本军之开创元勋,此次赴沪,肩任艰巨,务请多方策励诸负责同志,始终站在三民主义救国救民之立场,秉承领袖之意旨,坚决抗敌,爱护人民。

  对过去沪办事处派往各支队之人员,如有不知自爱,不识大体者,应即查明议处,不可有丝毫顾忌与姑息也。

  弟灵叩。”

  “局座对何长官素来期望甚股,倚畀尤重。”盛叔玉叹口气说道,“只希望何长官不要自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