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奴牙郎> 第436章 敦煌法难(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6章 敦煌法难(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与敦煌城的行事顺利不同,焉耆镇的这次行动,或许是走漏了消息,或许是部署有误,使得罗什寺有了防备。

  包括僧侣和信徒在内的数百人,全部都发放了武器,又借助罗什寺的外墙和阁楼,据险而守。

  随着一声锣响,寺内弓弩攒射,寺外的焉耆守军准备不足,居然被射死了数十人。

  于是,原本的劝降,直接变成了强攻。

  罗什寺的僧侣和信徒,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借助地利,又悍不畏死,给焉耆守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而焉耆守军由四股不同的势力所构成,平日里负责统领的画月又不在城中,所以各自为战,战力大打折扣。

  战斗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眼见强攻损失太大,焉耆议事会临战商议,决定采用火攻,彻底摧毁罗什寺。

  随着大火燃起,罗什寺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火势渐大,浓烟弥漫,有小部分僧侣和信徒架不住火势,出来投降,其余人全部葬身火海。

  此战事后写成议书,发向了安西都护府。

  周钧看了焉耆议书之后,又惊又怒。

  惊的是罗什寺居然敢持械叛乱,怒的是焉耆四派,在战斗中的表现可谓是一盘散沙。

  针对焉耆镇的罗什寺之战,周钧向议事会下令:

  一、彻查全镇上下的佛寺和庙宇,但凡与叛党有一丝牵连的,从重处置;但凡敢拒捕和抗议的,以谋乱论处,当场格杀。

  二、焉耆镇军务重新整编,四大派系各自抽调士卒,组成偏军,建立部司。军部独立于议事会存在,但凡军务,直接向安西都护府请示。

  天宝十三载,五月底。

  持续了将近半年,大唐全国打击伪佛的行动,由户部统计,初步形成了一份报告,呈给了皇帝。

  天下所拆寺庙五百七十六所,还俗僧尼两万一千九百人,收膏腴上田四百余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一万四千余人。

  其中,陇右道,尤其是安西,佛教势力被大面积的削弱。

  李隆基那道圣旨,虽然打击的是吐蕃密宗,但佛寺占有良田无数,又寺产殷富,州府官员、权贵大族和地方豪强在打击之时,又怎会不借此机会大肆搜刮呢?

  所以,这五百七十六所被拆的寺庙之中,究竟有多少是与吐蕃密宗有关,又有多少是无辜的显宗佛家,就不得而知了。

  原本一直作壁上观的大唐显宗佛门,也察觉到了这一问题,数大佛寺联名上疏,请求李隆基停止清查。

  但圣旨一旦颁下,想要收回谈何容易?

  再说了,打击佛寺所带来的高额收益,又岂是那些世家显族们可以轻易放过的。

  李隆基后来虽然下了圣旨,要求各地打击伪佛时,必须甄别良善,不得逾越。

  但是,在之后的两年里,大唐佛教势力一直处于被打击的对象。

  诸多州府之中,佛教徒为了避免迫害,也渐渐改信它教。

  大唐宗教势力,以清理吐蕃密宗为由,完成了一次极为隐蔽的洗牌。

  后世的史书之中,将这场天宝十二载年末开始,为期两年的打击伪佛运动,记为天宝灭佛。由于这场清洗,始于沙州敦煌,又被称之为敦煌法难。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