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在听了王浩说的话以后,张志强瞪着他看了很久,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却完全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他默默的回到了座位上。

  在点亮了电脑屏幕以后,再搜索页面打上了四个字--随遇而安。

  搜索页面的解释是,‘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够安然自得,感到满足。’

  张志强仔细思考起了文学问题,“这个词用在解决研究难题上,意思是不主动的去想,遇到特别的时机想到问题的时候,就顺势的去想一想,解决不解决问题不重要。”

  “那么,这个过程怎么也要一两年吧,往少处说也要几个月?再少,也要十天半个月吧?”

  “课前还说随遇而安,课后就想通了……”

  朱萍默默的走过来,盯着张志强的屏幕,似乎是完全理解他的感受,还把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张志强回头满脸忧伤。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长叹了口气,“唉!”

  张志强哀叹完毕以后,再看向罗大勇的表情,再没有了什么‘怒其不争’,而是满眼的羡慕和嫉妒。

  那可是图同构问题,NP问题之一啊!

  NP完全问题,也就是“NP=P?”,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而且是位列第一的超级难题。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P问题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些计算确定的问题,比如加减乘除可以按照公式推,只要计算就能够得到结果。

  但是,有些问题是无法按部就班的计算出来的。

  比如,寻找大质数,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一步步推导出下一个大质数。

  这种问题是无法通过计算得到答案的,只能间接性的‘猜’来得到结果。

  比如,7是质数,下一个质数是哪一个?可以验算8、9、10,都不是质数验算11,发现了质数。

  这就是非确定性问题,它不能够通过计算得到结果,而是需要一个个的去验证。

  这种以穷举法来得到答案的问题,就是完全多项式问题,一个个的检验下去,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

  但是,这样算法的复杂程度是指数关系,数字大到一定地步,很快就无法进行运算了。

  有科学家发现,类似的完全多项式非确定性问题,都可以转换为一类叫做‘满足性问题’的逻辑运算问题。

  既然这类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那么是否这类问题存在一个确定性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直接算出或是搜寻出正确的答案呢?

  这就是著名的“NP=P?”猜想。

  以上寻找质数的例子,就只是最简单的NP问题。

  实际上,NP问题覆盖的领域非常大,是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方向,罗大勇研究的“图同构问题”,就是经典NP问题之一。

  “图同构问题”,说的是复杂网络对比计算。

  比如,两侧各有八个点,点位分布是不一样的,八个点每一个都和其他最少一个点相连。

  因为点位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各个点位连接一致,画出图形也会有很大不同。

  那么怎么证明两个图形是完全一致的呢?

  这就是图同构问题,证明两个复杂网络的一致性。

  之前罗大勇研究了几年时间,已经找到了方向,并且想到了解决方法,缺少的就是‘灵光一闪’的临门一脚。

  好多研究都会被限制在‘这一脚’。

  有些人运气不错,突然想到了就解决了难题,有些人运气不好,一辈子也没有办法跨过去。

  王浩上了一堂课,得到了一些灵感,他找到了一种“迈出第一步的方法”。

  在回到了综合楼办公室以后,王浩就开始和罗大勇说了起来,即便是非常重大的研究,他们也没有去找个隐秘的环境。

  主要是因为自信。

  第一个自信就是办公室里的人的人品不错,不会做什么偷窃成果、提前发表的事情。

  第二,包括张志强在内,根本不可能听明白内容。

  或许也是因为讲解的课程是《非线性泛函分析》,王浩找到的方法是从整个系统的分析入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