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九十七章 赴任幽州的大安(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九十七章 赴任幽州的大安(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媳妇小腹已经有了孕相,只不过穿衣在外看不出来。

  在曲江池的入口等了许久,终于见到了张大象和张大安,张阳撑着伞道:“进来说话。”

  两兄弟一起走入,细雨落在水面上的景色很好看。

  沿着岸边都是一幢幢楼阁与亭台,走到一处楼阁的屋檐下,婶婶已经准备好了热茶。

  伞是李玥做的,伞很小巧伞面上还绣着花。

  张阳把雨伞递给婶婶,再给这两兄弟倒上茶水。

  张大安看着四周,“这里便是曲江池,这么一看确实是一个散心的好地方,不过听说陛下有令禁止他人踏足曲江池,就连宗室中人都不行,兄长是如何能进入这里的?”

  张阳笑道:“这你不用多问。”

  张大安稍稍点头。

  “此番赴任幽州什么时候动身?”张大象板着脸。

  “已经和爹娘谈过了,弟弟明日便赴任了。”

  “此去幽州苦寒之地,你又要吃多少苦?”话刚说完,张大象抬眼问道:“不知张尚书可否听闻朝中为何如此安排?”

  “如果大象兄希望大安留下来,可以安排在礼部,那便不用远赴幽州了。”

  张大象点头,他更希望事情如张阳这般打算的安排。

  “两位兄长。”张大安起身一礼,“此去幽州,其实是因为我写过的一篇策论,当初考场考校,便写下了治理幽州的文章策论,这才会有朝中安排,让我远赴幽州,担任长史。”

  张大象再是言语道:“幽州一地距离长安城遥远,又地处辽东一带,苦寒暂且不说,就那里的种种乱象,你年纪轻轻谈何治理?”

  “兄长此言差异,辽东一带也并非苦寒之地,自汉以来便一直都有历代郡王经略幽州,辽东是北上的要道,时常读典籍,有历代典籍记录辽东一带地势乃广阔的平原,与草原接壤,还能建立前往高句丽的要道。”

  “人多豪侠,习于戎马!因为数次战乱,这才会有耕种不兴可往往每过百年中原平定幽州得以安宁,便立刻体现其富庶所在,再有前隋帝开凿大运河,我便有七分把握来建设幽州,整顿辽东。”

  张大象摇头又叹又是着急,“当年司马懿在辽东杀了多少人,杨广三次东征让辽东尸骨累累,到如今人心一直没有归附,你谈何治理?”

  大安朗声道:“了解辽东民情民风,施以仁政以养民。”

  雨还是下个不停,天空时不时传来隆隆雷声。

  张大象欲言又止,以往木讷的弟弟竟然会还嘴了,愣是给他气笑了,再想反驳一时间更是想不起来要说些什么。

  他拿起茶碗喝一口茶水,以示无奈。

  张阳看着两兄弟争辩结束,澹然道:“大安有这般志向作兄长应该高兴才是,此去幽州或许有数年不能回长安,大安你当真考虑好了?”

  “考虑好了。”张大安重重点头。

  再看一眼张大象的神情,张阳给把茶水推到他面前,“大象兄不用太过着急,此番去辽东也是对大安的历练,我会让程小将军安排人护送。”

  说到这里,张阳又加重自己的语气,“平安地赴任,平安地回来。”

  张大安的目光很是认真,“此去也可检验多年所学,兄长就让我去吧。”

  张大象又是三缄其口,再是闭眼沉声道:“你已入仕途,这是朝中对你的安排,我这个做兄长如何左右?”

  老师家三兄弟,也就是大安是个最纯真的孩子,他的纯真也是老师心中的一份执念。

  现在孩子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要出去闯荡,不想一直活在家人的庇佑下。

  张阳又嘱咐道:“此去辽东,就算没有治理好,也要平安回来,朝中能人众多还会有人接任你的。”

  “兄长教诲,一定谨记。”

  再看张大象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

  张阳又道:“说是幽州乃苦寒之地,不过在我看来也不见得是坏事,经略辽东的重要性不比河西走廊差,潜力也是巨大,况且如果可以让辽东安稳下来,占据运河上游,就像是大安所言,只要好好治理一些年月,那里也可以成为一片富庶之地,大象兄不必过于担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