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85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5.4K加更求订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5章 大明兵制!不可一世的天顺堡宗!(5.4K加更求订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明朝的军队指挥调度权很简单,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就是皇帝。

  “另外,我朝卫所兵实行的乃是军屯军户制度,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

  言语至此的时候,老朱神色更加是得意了。

  ‘吾京师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便是老朱当年的原话。

  “仙师,学生说完了。”

  朱标行了个礼。

  在得到季伯鹰颔首示意之后,这才坐了下去。

  “你们听完有没有其他要说的?”

  季伯鹰扫过其他天子储君,尤其是老朱棣、宣德帝这两人。

  “我等愚昧,请仙师教诲。”

  被季伯鹰注视着的老朱棣深吸一口气,他虽然感觉哪里有问题,但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至于宣德帝,他所在的宣德朝有三杨内阁在朝,属于文臣大崛起时代,武将地位一天比一天低,基本就不怎么管兵制,沿用的都是祖宗之法。

  “嗯。”

  “这堂课结束之后,丙一、戊一,加抄一遍传习录第一卷。”

  老朱棣和宣德帝瞬间心头一个咯噔,为什么就罚我们两?!

  季伯鹰收回目光,心想你两有点逼数行不行。

  储君们抛开不谈,他们还没有登位,兵制问题这不是他们能做主的事。

  而建文朱老四才刚刚靖难、洪熙朱高炽日前继位,屁股还没坐稳,自然没有时间去顾及。

  可你们两个全然不同,一个做了十九年的永乐帝,一个干了十年的宣德帝,现在跟我说啥也不知道,不罚你们罚谁?!

  奈何心中再怎般郁闷,老朱棣和宣德帝也不敢表达出来,只能都是点头认栽。

  “阿标所说的,是洪武朝的兵制,也就是你们口中有用就用,没用就滚的祖制。”

  季伯鹰站起身来,手中握着戒尺。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遁入草原的残元尚有成建制的军队,军屯之法的确能够最快在与民生息的同时,保持军队的强大战力,以支持草原北征。”

  “老朱于开国之初实施军屯,这一点做的很好。”

  老朱霎时欣喜,自己的制度终于得到仙师认可!

  “可。”

  “其他王朝不好说,但是在明朝,军屯适用仅限于乱世之后的洪武前中期。”

  季伯鹰一句话,让老朱还没笑开的嘴骤然又是紧闭,心想自己还好没笑出声。

  “军屯制度的弊端于洪武末年始现,永乐渐重,故而永乐才有了京城三大营,这三大营本质上就是募兵制。”

  “而至宣德一朝,卫所军屯的弊端开始呈指数爆发,再加上宣德一朝重文抑武,朝廷疏于对卫所管制,向地方卫所派遣了大批文官和宦官监军,大批军户的土地被权贵兼并。”

  “军户失去了土地,却还得继续交粮税,同时权贵肆意征召军户谋己私利,然而遇事时还得军户自身筹粮出征。”

  “民间通婚,如果知道对方家里是军户,就算是再世潘安,女方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自此,曾在开国之初显赫一时的军户,沦为了社会最底层,甚至于连烧饭的灶户都不如。”

  “而军户的军籍世代相传,子子孙孙不绝,承袭军户者,往后数十八代都看不到丝毫的翻身希望。”

  “如此恶果,最后造就的现象就是:军户大逃亡。”

  “全国卫所逃亡之军,正统初年时,三年的时间就达一百二十万,天下诸多卫所,实际存在的军户和籍册上记录的相比,十不存一。”

  老朱的脸色,在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彻底变了。

  他从没想过自己极为得意的军屯,竟然会演变成这般模样,而且就在短短的几十年之间。

  “而这,便是土木堡之变的制度原因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军户废弛,边境卫所如同虚设,只要瓦剌来袭,一触即溃,而驻防于京师的三大营,根本不可能及时赶到。”

  闻声至此,老朱沉默了。

  他思索了半晌,发现的确如此。

  土木堡之外,大明其实还有诸多卫所防线,如辽东、宣府、大同,这等险要之关。

  可就是这般需要重兵驻守的要地,在瓦剌四路大军的进攻之下,竟是全数如同纸糊的一般,摧枯拉朽,弹指湮灭。

  老朱,站了起来。

  他眼眸扫过其他天子储君,见无人动弹,凶冷的目光扫了过去。

  “你们还坐着?!”

  一语出,咯噔。

  这帮真龙们(除了于谦)都是连忙站起来。

  深吸一口气,老朱朝季伯鹰恭恭敬敬的鞠躬。

  “请仙师救我大明!”

  老朱棣亦是跟着一同鞠躬。

  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仙师要看自己,为什么又要罚自己抄书。

  确实该抄。

  老朱棣当年靖难之后,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军屯难以把控,尤其是难以打造出拥有强大战力的军队。

  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从全国卫所抽调精壮编入京师三大营。

  这,便是京军。

  而实质上,这三大营的京军已经不再需要军屯,他们平日只需训练,由国家供养,拿的是朝廷饷银。

  当初的老朱棣明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是不去想办法改变卫所军屯,而只是用另一种方法逃避,短暂的解决眼前之困局,将祸患继续留于后世。

  这么一刻,老朱棣突然觉得,自己为后世子孙做的还太少了。

  “请仙师救我大明!”

  建文朱老四、宣德帝、洪熙帝,小朱四、朱标、永乐大小朱、洪熙小朱,就连猪头堡都是跟着鞠躬行礼。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