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065章 捐纳监生(二)(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065章 捐纳监生(二)(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国子监起初称为北平郡学,是大周朝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设置有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大小官职。

  监内设有六堂,作为讲习之所,分别名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国子监司业王允,曾高中顺天府乡试第六名,系二甲进士出身,秩从四品。

  他目前虽然权力不大,地位不显,但却属于清贵文官,有朝一日时来运转,便可以直接进入六部出任堂官,或下放到地方行省担任布政使等显要职务,一跃成为大周朝的高级官员。

  因此平日里,围拢在王允身边的人有许多,趋炎附势者更是不知凡几。

  当初若不是看在魏西平、钟栅、张安世、陆秀峰等得意门生的面子上,王允也不可能答应担任《青年诗刊》顾问一职,更不会允许周进将其名字列在《青年诗刊》的扉页上面。

  不过,好在《青年诗刊》办得很不错,对于顺天府学张有为兴办各种诗会的小花招,算是一次有力的回击和反讽,王允也颇感满意。

  “瞧见没有?都不用我王某人亲自出手,只是几个监生联手,就将你张有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你张有为还凭什么和我叫板?”王允心想。

  不仅如此,现在周进又送来了三百两银子,作为他出任《青年诗刊》顾问一职的感谢费,思来想去,王允终究还是抹不下情面,便抽空接见了周进一次。

  不过在这次会面过程中,王允特意叮嘱周进,下一期《青年诗刊》出版发行时,切不可再将他的名字列在顾问那一栏了。

  “这是为何呀?”

  周进尚来不及回答,魏西平便忍不住惊呼起来。

  说实话,对于《青年诗刊》杂志来说,有没有王允作为顾问,这其中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关键是,好不容易聚拢在《青年诗刊》周围的读者,是不是会因此起了疑心,怀疑王允本人对《青年诗刊》心怀不满,那么接下来,是不是会有人自作聪明,打着给王允出气的口号,对《青年诗刊》故意挑刺使绊子?

  魏西平作为《青年诗刊》编委会主任,逐渐有成为年轻士人意见领袖的趋势,他比周进这个编辑部主任,更不希望《青年诗刊》遭遇不测啊。

  这也是为什么《青年诗刊》赚了许多银子,周进上下其手,私下里偷偷摸摸地贪墨了一些,又公然给自己分了一些,但魏西平却浑然当作不知道的原因。

  魏西平家资富饶,他对于《青年诗刊》那一二千两银子的利润,并不放在心上,只要周进本人好好干,继续帮助他在士林之中养望,他就心满意足了,哪怕让他再掏出千八百两银子作为感谢,他也心甘情愿。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对于魏西平这个江南望族子弟来说,是从小就明白了的。

  王允深知魏西平的内心想法,连忙解释道,“不要慌,不是说我对《青年诗刊》有所不满。而是近期朝中会有一些人事变动,有可能带来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大家原本都认为,国子监司业属于清贵文官,我哪怕整日里吟诗作赋,办刊出书,甚至于吃酒玩乐,也不大会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但我若是另有差遣,便需要以政务为主了,再不能像往常一般,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