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二百零九章 李颜三震郭启文(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零九章 李颜三震郭启文(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苏大作家另外这封写给“唐飞”的信,讨论的主题就完全倾向了社会评论方向。

  本身苏思青就是一个注重历史文脉传承与保护的人,在新北作为排头兵火速发展经济的时候,如何兼顾土地开发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一直都是个大难点。

  在尤为重视经济的时候,苏思青的发言总是被视为不识趣,也是吃过不少瘪受过不少气。

  现在虽然好了些,但在华夏经济腾飞的阶段,民族自豪感正在顶峰,大家看的都是未来而不是过去,他关于文脉传承的各种发声有时候更像是吉祥物的存在。

  不能没有,但也没那么重视。

  恰好,李颜因为写城市文脉相关的散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另一边的“唐飞”马甲写的社论,还真就也跟这块内容有关。

  苏思青信中提到李颜近期发表的《坐望千百年的古建筑,后人不可忘》一文,夸赞“着眼于细微之处,以小见大,很是动人心”,甚至反思了自己近年来立场越写越高,难免有脱离群众所思所想、高高在上的嫌疑。

  “另外,新北报纸曾有一位‘阿克塞西’甚为活跃,近日不见此兄再发高见,其行文风格与你颇为相似,谈及痛处,用笔之狠辣,观点之独到,令我甚为喜悦,不负责任猜测一句,此名可是唐飞兄所用?”

  别夸了别夸了,李某心慌啊!

  不过这苏思青有点东西的,梦生悠士跟李颜,唐飞跟阿克塞西,他的猜测都是对的。

  就是这四个也可以画等号,不知道苏大作家会有些失落还是更加振奋。

  总而言之,这两封信下来,可谓情真意切,看得李颜对苏思青好感倍增。

  他在信件末尾给了个收件地址,希望李颜能跟他书信往来进一步交流。

  李颜第一反应是:没有电话或者qq吗?

  这信不好回,鉴于对方如此真诚,李颜多少也先拜读拜读他的作品,反正都选择当笔友了,应该也不在乎回信的时效性。

  或许与这位大作家的交流,就是李颜语文能力突破瓶颈的一個机会呢?

  至少也会是一大包经验吧。

  第二天一早,李颜又出现在了教室,全班同学惊讶之余竟然有点欢欣。

  不是,我在场是会给各位加学习正面bff吗?

  “当李颜在场时,同教室同学获得学习速度 10%的效果”?

  让他们失望的是,李颜上完语文课就去了办公室,并且没有回来。

  没错,今天到班里,主要是郭启文找他。

  听完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李颜可以在办公室待着不上课,郭启文至少要上完语文课先。

  次要原因是李颜觉得可以给郭老师一点面子。

  “我后边没课了,聊会儿吧。”郭启文逐渐适应了上课时间跟李颜待在会客室聊天,泡茶都知道只给自己了,“最近忙什么?”

  “忙着写网文。”李颜直说。

  郭启文没有很惊讶,“这块,我不是很了解。”

  那李颜也不准备科普。

  “写网文,那还有在写报刊投稿吗?”

  “有的。”

  “那还挺好。”郭启文踌躇了一下,还是叹了口气,翻开了《临江文艺》,“这是《临江文学周刊》的子刊物,级别也很高,我发现那个写《新北印象》的梦生悠士,又写了一篇《铁龙常衡》……你看,我之前跟你说,可以将城市作为写作主体,以临江文化为大主题,串联起来写成系列。”

  李颜没说什么。

  “其实是你开的头,你的《凛城烟火》,但是现在却被这位梦生悠士后来居上了。他看起来应该有比较深厚的阅历,你现在想反超他,有点难了。”

  “不用反超的。”

  “什么?”郭启文还感慨着,一下没理解李颜这句话。

  “我说,不用反超。梦生悠士就是我,我的笔名。”

  郭启文的眼睛慢慢瞪大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颜,喉咙哽着一句“别开玩笑了”死活说不出来。

  他太懂李颜打脸的能力了,这时候再离谱的事情,都宁愿相信了而不是反驳质疑他。

  “你说的有写投稿,就是这个意思?”

  “对哦。”

  “为什么不用原名?你已经发表了《凛城烟火》。”

  “呃……说起来还蛮复杂的……”李颜挠挠头,“有些内容给人知道是初中生写的,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老师您应该明白。只是我也没想到《新北印象》能上《临江文学周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