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兰芳>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朕是真的该死啊(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朕是真的该死啊(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至此,地方上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地主、大宗族和豪商、士大夫之家开始向兰芳政权献媚了。

  他们开始认为兰芳有坐稳天下、至少是在一定时期内与带清分庭抗礼的实力,认为兰芳拥有统治七省之地不丢失的实力。

  所以,他们开始展现各自的诚意了。

  送钱,送粮食,送酒肉,送布匹,送马匹,送猪牛羊,能送的都送,主打一个无偿提供,然后笑呵呵的向官府表达了合作、友好的意愿。

  咱们都这样了,也非常愿意接受统治,向兰芳缴纳赋税,那么是不是可以接受我们,容许我们在您的这个新的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您想要占领地方,治理地方,多多少少也是需要咱们提供一些合作的吧?

  那当然是可以啊,这种时候的确是需要他们提供一些合作的时候,兰芳政权根基未稳,全国平定、根基稳定之前,赵学宁也没想着和他们兵戎相见。

  眼下正是集合所有力量推翻清政府、树立兰芳政权形象和威望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他们动手,万一把整個北方的大地主大宗族给吓坏了怎么办?

  他们到时候一个个死抱着带清的大腿不放,就和当年他们排斥李自成一样,结果白白让带清得了天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一点,赵学宁是能搞明白的。

  所以赵学宁传令各地,接受他们的礼物,收下他们的孝敬,表示兰芳政府很喜欢这些东西,眼下也是用钱的时候,可以多送一些。

  然后,他们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有才能的子弟前来长沙,接受行政培训班的培训。

  兰芳目前很需要人才,需要大量大量的人才,需要大量大量的反对清政府的、割掉辫子的人才。

  兰芳的价码也抛出来了。

  除了送东西送钱,还要割辫子。

  不割辫子的人,我这里可不要哟。

  于是从三月下旬开始,越来越多割了辫子的大光脑袋启程赶赴长沙,去参加那个所谓的行政培训班,准备为兰芳政权奉献他们的青春和热血。

  也有越来越多的装载着粮食、财物的大车通过兰芳地方政府的安排,有序的前往各个需要用粮用钱的地方。

  与此同时,整个七省之地的春耕工作也在赵学宁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展开。

  湖南作为重中之重、最重要的产粮大省,赵学宁亲自布置春耕工作,并且带领新兵们也广泛投入到了春耕工作之中。

  兰芳政权在这几个月间在七省之地初步建设起来了一些集体农庄用来统合土地、安置少地无地农民,并且建立直接的统属关系。

  此番春耕,这些集体农庄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表现很好。

  他们在组织之下不仅能够快速进入春耕工作,还能在兰芳政权需要人手修缮城池、道路、水利设施的情况下提供大量人手。

  一部分人耕作、一部分人做工,大家轮流来,确保土地得到耕种的同时,还能完成道路、水利工程的修缮,对带清治理下破破烂烂、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

  论及充分调动人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高效完成对土地的耕种和对基础设施的更新,兰芳政权显然具备足够的经验。

  没办法,谁让早期他们最缺的就是人口呢?

  一个人当两个用,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而且还真别说,修缮道路、水利工程与春耕都是一样重要的事情。

  带清对地方的治理很成问题,尤其是两广、福建这些地方的官府离线制,以至于不少道路和水利设施损毁了都没人管顾。

  道路破败,人员流动和物资运输都很成问题,损耗很大。

  水利失修,则下雨的时候容易出现涝灾,不下雨的时候容易出现旱灾,农业生产的容错率大大降低。

  这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兰芳通过集体农庄集合人力物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修缮,有助于在早期尽快的统合人力、凝聚人心。

  除此之外,依靠集体农庄的高组织度,把分散的农民统合在一个框架之内,也十分有利于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

  赵学宁在长沙的时候和教育总长陈罗孚还有一群教育部的官员商讨出了一个整体的教育框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