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九二章 袭取海参崴(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九二章 袭取海参崴(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雅文小说17k小说网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不过这辆新造的装甲列车是前2列装甲列车的升级版,装配是280毫米,40径倍距的火炮,比前2列装甲列车的240毫米,40径倍距的火炮更强,战斗力更为强大,由于海参崴是中东铁路滨绥线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铁路线十分发达,很适合装甲列车作战。ii

  而200毫米口径自行火炮虽然口径相同,但径倍距达到了45倍,也算是比之前的4辆升级了一步。虽然200毫米口径自行火炮的威力不及装甲列车,但布置灵活、机动性强,可以做为装甲列车的有力补充。不过这时华东政府的载重车辆己全部用完了,因此不能再制造更多的自行火炮。

  加上这两样武器,海参崴远征军的实际总兵力达到了78万人,另外华东政府还预备了10万的后勤人员以及1000名行政人员。只等远征军占领海参崴之后,就全部派到海参崴,负责接管海参崴的后勤、行政等工作。

  第1军的第7、16师以及一个后备师则留在青岛,和青岛警备师一齐负责保卫山东地区,另外在向前线补充了8个后备后之后,青岛又扩编了6个后备团,这样还有10个后备团,不仅可以确保山东地区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向前线增援两个师的兵力。ii

  而在辽东战场上,人民军分为南北两线,分别与俄军,日军对持。北线以十里河为界,集中了2、3、4三个军共计约22万军队,以及两列装甲列车,两门自行火炮和18门汽车牵引火炮,和驻守沈阳的俄军相持。

  在这段时间里,俄军已从后方调来了大量的军队,使驻守沈阳的军队达到了36万左右,而这样一来,留守哈尔滨一带的俄军只剩下10万余人。虽然俄军在沈阳的兵力己经超过了人民军接近4成,不过十里河一战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再加上俄军在调度、后勤、弹药供应上的低效,因此现在俄军也不敢主动向人民军发动进攻。

  不过在得知国内己与日本达成了联合对抗华东政府的协议之后,俄军总司令林涅维奇认为可以等日本首先在鸭绿江发动进攻,牵制人民军,然后俄军再从沈阳进攻人民军的十里河防线,这样才能确保一举击败人民军。ii

  南线则是人民军第5军的4个师沿鸭绿江布置防线,这时己沿着鸭绿江边约400500米的距离挖好了战壕,作为守卫鸭绿江的第一道防线,而在第一道防我的后方约1000米的距离,每隔约20003000,修建一座石砌炮台,设置46门155毫米炮。作为炮兵阵地的支点;在炮兵阵地后方1000米,则修建了一条纵贯整个阵地伽临时公路,供2辆自行火炮快速移动、支援、转移使用。

  日军逃到朝鲜半岛之后,整顿了残兵之后,也想在鸭绿江边布置防线。不过这时人民军己抢先在鸭绿江边布置好了阵地,而且鸭绿江的江面宽度只有5001000米,人民军的大部份火炮、迫击炮都可以打过江面,落到鸭绿江东岸,加上人民军有螺旋桨飞机,无人机,直升机等空中力量,可以从空中观察、定位,为炮兵射击参数,因此日军数次在鸭绿江边布置阵地,都遭到了人民军的炮火打击,根本就没有布置阵地的机会。因此日本的司令儿玉源太郎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后退到距离江边56公里的位置布置防线,只在鸭绿江边布置少数的哨点,这样才算是布置好了日军的防线。ii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